别有肺肠
3个月前 (06-10)33
bié yǒu fèi cháng别有另有;肺肠指思想。比喻人动机不良,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。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自有肺肠,俾民卒狂。”那老太太却~,非但不惊不吓,还要赶到房里,把席面扫个一空,骂了个无了无休。★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十七回...
回天无力的意思是什么
3个月前 (06-10)31
回天无力,拼音huí tiān wú lì注音ㄏㄨㄟˊ ㄊ一ㄢ ㄨˊ ㄌ一ˋ解释回天:比喻力量大,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;无力:没有力量。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,已无法挽救。出处清 冯起凤《昔柳摭谈 秋风自悼》:“后探得的耗,万箭攒心,脏腑欲裂。但木已成舟,回天乏术。”例子我家家传将种,系出清门,先君爱国...
安身之处
3个月前 (06-10)30
ān shēn zhī chù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,可乘此机会,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。”能够找到职业,找到~,该是多么令人高兴啊。★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三章...
择木而栖
3个月前 (06-10)31
择木而栖,拼音zé mù ér qī注音ㄗㄜˊ ㄇㄨˋ ㄦˊ ㄑ一解释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。比喻选择贤君明主,为其效命。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4回:“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。”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感情择木而栖是中性词。近义择木而处...
吕氏春秋察今
3个月前 (06-10)35
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,《吕氏春秋》上胡不法先王之法?非不贤也,为其不可得而法。先王之法,经乎上世而来者也,人或益之,人或损之,胡可得而法?虽人弗损益,犹若不可得而法。凡先王之法,有要于时也。时不与法俱在,法虽今而在,犹若不可法。故释先王之成法,而法其所以为法。先王之所以为法者,何也?先王之所以为法者,...
誓不两立
3个月前 (06-09)34
誓不两立,发音 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 誓:发誓。发誓不与敌人并存。指双方仇恨极深,不能同时存在。 出处 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,楚强则秦弱,楚弱则秦强,此其势不两立。” 示例 瑜曰:“吾与老贼誓不两立。”(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四回) 近义词 不共戴天 你死...
晨光熹微
3个月前 (06-09)32
晨光熹微,拼音chén guāng xī wēi注音ㄔㄣˊ ㄍㄨㄤ ㄒ一 ㄨㄟ解释熹微:天色微明。早上天色微明。出处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问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”例子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20回:“未几鸡声报晓,晨光熹微。”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早上天色微明。感情晨光熹微是中性词。繁体晨光熺...
兔死狗烹鸟尽弓藏
3个月前 (06-09)36
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,拼音niǎo jìn gōng cáng,tù sǐ gǒu pēng注音ㄋ一ㄠˇ ㄐ一ㄣˋ ㄍㄨㄥ ㄘㄤˊ,ㄊㄨˋ ㄙˇ ㄍㄡˇ ㄆㄥ解释烹:煮烧。飞鸟打尽,弓被搁置不用;兔被捕杀后,猎狗则被烹食。比喻事情办成,功臣被害。出处鲁迅《立此存照》:“倘有不识时务者问:‘如果那时并不...
暴衣露盖
3个月前 (06-08)34
pù yī lù gài日晒衣裳,露湿车盖。形容奔波劳碌。暴,晒。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鲍生谓丞相曰‘王暴衣露盖,数使使劳苦君者,有疑君心也。’”陛下~,栉风沐雨,曾不顾惜此。★明·杨慎《丁丑封事》...
垂拱而治
3个月前 (06-08)38
chuí gǒng ér zhì垂拱垂衣拱手,形容毫不费力;治平安。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。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。《尚书·武成》谆信明义,崇德报功,垂拱而天下治。”无...
遁世离俗
3个月前 (06-08)38
遁世离俗,发音 dùn shì lí sú 释义 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。 出处 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迹”汉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离俗,自拥石赴河,故言抗迹也。” 示例 无 .....
九九归一什么意思
3个月前 (06-08)34
九九归一,拼音jiǔ jiǔ guī yī注音ㄐ一ㄡˇ ㄐ一ㄡˇ ㄍㄨㄟ 一解释绕了不少圈子,最后又还了原。出处秦兆阳《回答》:“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,虽说有点霸道,九九归一,也是生活逼的。”例子陆文夫《为读者想》:“最后才九九归一。”用法主谓式;作分句;指归根到底。感情九九归一是中性词。繁体九九...
饱食暖衣
3个月前 (06-08)34
bǎo shí nuǎn yī饱食吃得饱;暖衣穿得暖。形容生活宽裕,衣食丰足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,逸居而无教,则近于禽兽。”今为若计,欲舞文乱法,快意一时,而身陷刑戮乎?欲守公奉法,~,与妻子处乎?★清·王晫《今世说·政事》...
赤舌烧城
3个月前 (06-08)40
chì shé shāo chéng赤火红色。赤舌如火,足以烧城。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。汉·扬雄《太玄经·干》赤舌烧城,吐水于瓶。”~,犹众口烁金之意。小人架辞诬害君子,其舌赤若火,势欲烧城。★清·陈本礼《太玄阐秘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