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在鼓里
1个月前 (06-05)22
méng zài gǔ lǐ好象被包在鼓里一样。比喻受人蒙蔽,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。清·吴趼人《瞎骗奇闻》第二回总是他命好,才有这一个好先生给他算了出来,要不是周先生,我们还蒙在鼓里呢。”无...
岁稔年丰的意思
1个月前 (06-05)21
岁稔年丰,拼音suì rěn nián fēng注音ㄙㄨㄟˋ ㄖㄣˇ ㄋ一ㄢˊ ㄈㄥ解释稔:庄稼成熟。指农业丰收。同“岁丰年稔”。出处明 无名氏《十样锦》第四折:“今日个君圣臣贤治,化育的岁稔年丰快。”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感情岁稔年丰是中性词。繁体歲稔年豐近义岁丰年稔英语good harv...
承前启后
1个月前 (06-04)18
chéng qián qǐ hòu承承接;启开创。承接前面的,开创后来的。指继承前人事业,为后人开辟道路。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曾有萩赠文》公承前草创,启后规模,此之功德,垂之永久。”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,实较老年为尤甚,因为他们是~的桥梁,国家的绝续,全在他们肩上的。★鲁迅《两地书》一一...
趁虚而入
2个月前 (06-04)20
chèn xū ér rù趁乘着;虚空虚。趁力量虚弱时侵入。《去笈七签》卷一二0将至所居,自后垣乘虚而入,径及庭中。”如今百病~。★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四十回...
儋石之储
2个月前 (06-04)23
dàn shí zhī chǔ犹言少量的财富。儋,成担贷物的计量单位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家产不过十金,乏无儋石之储,晏如也。”继母虐不子,厥子先生事之愈恭,既而改适他氏,无~。★明·宋濂《元故湛渊先生白公墓铭》...
青红皂白
2个月前 (06-04)20
青红皂白,发音 qīng hóng zào bái 释义 皂:黑色。青、红、黑、白四色。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。 出处 示例 妈妈和哥哥且别叫喊,消消停停的,就有个青红皂白了。(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四回) .....
从轻发落
2个月前 (06-04)20
cóng qīng fā luò发落处分,处置。指处罚从宽,轻予放过。明·李贽《与周友山书》想仲尼不为已甚,诸公遵守孔门家法,决知从宽发落、许其改过自新无疑。”少不得欢天喜地,把令亲~的。★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二回...
以吏为师
2个月前 (06-04)21
以法为教,以吏为师, 明主之国,无书简之文,以法为教;无先王之语,以吏为师;无私剑之捍,以斩首为勇。是境内之民,其言谈者必轨于法,动作者归之于功,为勇者尽之于军。(《韩非子·五蠹》) 【注释】 书简:书籍。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,所以称为书简。捍:通(悍),...
不欺暗室
2个月前 (06-04)25
bù qī àn shì欺欺骗自己;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。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,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。唐·骆宾王《萤火赋》类君子之有道,入暗室而不欺。”知县生平~,既读孔、孟之书,怎敢行盗跖之事?★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三...
避之若浼
2个月前 (06-03)28
bì zhī ruò měi指躲避惟恐不及,生怕沾污了自身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推恶恶之心,思与乡人立,其冠不正,望望然去之,若将浼也。”赵岐注与乡人立,见其冠不正,望望然,惭愧之貌也,去之恐其污己也。”他一口拒绝,~。★夏衍《感谢德莱塞》...
随珠弹雀
2个月前 (06-03)23
随珠弹雀,发音 suí zhū tán què 释义 用夜明珠去弹鸟雀。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,因而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。 出处 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今且有人于此,以随侯之珠,弹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以其所用者重,而所要者轻也。” 示例 .....
不挑之祖
2个月前 (06-03)20
bù tiāo zhī zǔ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。清·宋育人《三堂诗品》高适达夫七古,与岑一骨,骈语之中,独能顿宕,启后人无限法门,当为七言不挑之祖。”无...
攻其不备
2个月前 (06-03)21
攻其不备,拼音gōng qí bù bèi注音ㄍㄨㄥ ㄑ一ˊ ㄅㄨˋ ㄅㄟˋ解释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;突然发动进攻。备:防备。其:他们。出处孙武《孙子 计篇》:“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胜,不可先传也。”例子两架战斗机从相反方向进入空城后,赵团长充分利用白云、阳光隐蔽自己,争取先发现敌机,以便攻...
当耳旁风
2个月前 (06-03)34
dāng ěr páng fēng见当耳边风”。当做耳边吹过的风。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。语出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吴王寿梦传》富贵之於我,如秋风之过耳。”袭人道‘一百年还记着呢!比不得你,拿着我的话~,夜里说了,早起就忘了。’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一...
博采众议
2个月前 (06-03)29
bó cǎi zhòng yì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登传》臣闻为政听民,律令与时推移,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,博采众议,宽刑轻赋,均息力役,以顺民望。”无...